说到胆脂瘤型中耳炎,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如果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危害还真不小!今天,沈医院住院部主任林晓昕,就和您来聊一聊耳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胆脂瘤型中耳炎。
本期专家
林晓昕副主任医师
沈医院住院部主任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
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医学文章
擅长:
对常见、多发、疑难耳鼻喉头颈肿瘤疾病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支撑喉镜下良、恶性肿物切除、鼻前庭肿物切除、各种鼻窦炎症及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物切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术、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外耳手术、鼓膜修补等多项手术治疗方式。
什么是胆脂瘤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又称“中耳胆脂瘤”,目前,医学上将中耳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列为一种疾病,称为“胆脂瘤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可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继发胆脂瘤的细菌感染。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典型症状是耳流脓、耳内疼痛、耳部有闷塞感及听力下降。听力下降是因鼓膜穿孔和听骨链腐蚀损坏所致,但有时听力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
胆脂瘤型中耳炎到底是不是“瘤”?
从本质上来说,胆脂瘤并不是“肿瘤”,而是鳞状上皮组织在中耳乳突内的生长,其生成机制、病理及转归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胆脂瘤可具有部分肿瘤组织的病理特性,随着脱落上皮的堆积,不断向中耳四周骨壁呈膨胀性生长,会破坏中耳乳突骨质、中耳腔内的传音结构(听骨链、鼓膜等)及内耳,甚至侵犯破坏乙状窦和脑板骨质,造成严重并发症。
胆脂瘤的病因有哪些?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原发性胆脂瘤最常见的原因是咽鼓管功能异常。一旦咽鼓管堵塞,中耳鼓室出现负压、渗出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出现鼓膜粘连或者形成胆脂瘤。除此之外,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使得中耳腔内小的呼吸通道堵塞,也会形成胆脂瘤。鼓膜穿孔、长期反复耳流脓的患者,鼓膜表面的上皮层向中耳腔内生长,会导致继发性胆脂瘤形成。个别少见的原因,比如外伤导致鼓膜碎片或皮肤进入中耳腔,也可能形成胆脂瘤。
胆脂瘤型中耳炎必须手术吗?
由于中耳胆脂瘤破坏性大,当其逐渐增大时会压迫腐蚀周围骨质,并向邻近组织扩散,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必须及早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依靠手术来清除病灶,这种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医生在清除病变的同时,会尽可能保留原有生理结构。如果听骨链被破坏,有时还需要用人工听骨替代,进行听力重建。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