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中耳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惊奶奶耳朵里长出一颗ldquo黑蚕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85588.html

文末有份问卷,填写有奖哦!

掏耳朵是生活中很多人的习惯,随手拿起棉棒、火柴棍、发夹、小钥匙等锐器掏耳朵,耳道中传来的那种酥麻麻的感觉让人浑身舒畅。

不过,从医学上看来,掏耳朵这样的小动作,却隐藏着大风险,一不留神还会导致耳聋,甚至引发癌症。

八旬老人右耳长黑色瘤子

陆奶奶已有80岁高龄,平时体没啥大毛病,年轻的时候就是喜欢发夹或棉棒掏耳朵。

前两年,陆奶奶发现右耳长出了一个黑色的瘤子,一开始只有米粒大小,慢慢地,竟然发展成蚕豆大小,有时还会耳痛或耳痒,挠挖后竟然还出血,陆奶奶为此困扰多时。

术前肿瘤外观

为了彻底解决多年的困扰,即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丁吉女主任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怀疑陆奶奶耳朵里的“黑物”有恶变可能,情况不容乐观,丁主任建议手术。考虑陆奶奶年龄偏大,充分完善各项求前准备后,丁主任先取小部分组织作冰冻切片,冰冻切片病理结果报告为:耵聍腺癌。

术前CT

而后在激光辅助下先将肿瘤及周围具一定安全边缘的组织及软骨彻底切除。因肿瘤切除后耳道口缺失范围较大,即取耳前带蒂皮瓣修补创面。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换药等治疗,陆奶奶已经恢复出院了。

耵聍腺肿瘤?腺样囊性癌?

医院耳鼻咽喉科丁吉女主任说,耵聍腺肿瘤为外耳道少见疾病,是指发生在外耳道的具有腺样结构的肿瘤。而陆奶奶的肿瘤是腺样囊性癌,更为罕见,为嗜神经,沿神经向周围侵润,故又称圆柱细胞瘤。

肿瘤激光切除后

肿瘤起源于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耵聍腺瘤、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耵聍腺癌等,以恶性肿瘤较常见,约占全部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70%。发生部位以外耳道底壁和前壁居多,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生长缓慢,但易扩展,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局部扩大切除加根治性切除是治疗的原则,对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术后应放疗。

在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门诊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为耳痒、耳痛、耳闷来就诊,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清洁不当或者乱掏耳屎导致的。今年耳鼻咽喉科已经接诊了两例像陆奶奶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例已广泛乳突及脑板骨质破环。

丁吉女主任提醒,由于外耳道狭长,自然光下难以显见,而耳部本身结构复制,集听力及平衡两大功能,有面神经穿行,跟颅内关系又紧密,一旦恶变可引起颅内外如面瘫、眩晕、耳聋甚至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尽量避免不洁挖耳。对长期佩戴耳机、助听器并发外耳道湿疹的,因奇痒随意使用小器具挠挖耳道等易继发引起耳道的感染甚至病变,医院就治。同时,避免耳部在强光、紫外线下照射。

小贴士:

增加外耳道炎风险的具体因素

●游泳或其他水接触是充分证实的外耳道炎危险因素。过度潮湿导致皮肤浸渍和皮肤-耵聍屏障破坏,改变外耳道微生物群落,变成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

●任何创伤(如过度清洁或用力抓挠外耳道),不仅会移除耵聍,而且会擦伤外耳道的菲薄皮肤,使微生物可进入更深的组织。此外,外耳道中可能残留部分棉签或小的纸巾碎片;这些残留物可部分分解并腐败,引起严重的皮肤反应和感染。

●封闭耳道的设备(如助听器、耳机或潜水帽)可使机体易感外耳道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例如,源自耳饰或化妆品及洗发水中的化学物质)可引发外耳道炎。

●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也可使机体易感外耳道炎。

●既往放疗可引起耳道缺血性改变,改变耵聍产生和上皮移行,使机体易感外耳道炎。

日常护耳需养成习惯

1、保护头部

头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意外,都请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头部受到损害可造成听力损害,严重者导致耳聋。

2、拒绝经常掏耳朵

频繁性的掏耳朵,会引发耳道等损伤或者被感染,导致听力下降。

3、防止水流入耳

在洗头、洗澡时水流入耳内,很容易引发外耳道炎。

以下是重点!

亲爱的读者,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年即将进入尾声。

浙医在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