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医院(下称“省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为一名73岁中耳炎合并重度耳聋、顽固性眩晕患者实施了高难度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该手术也是云南省首例集采政策落地后的人工耳蜗植入案例。据悉,自3月1日起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后,单侧人工耳蜗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4万至5万元,经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最低可能仅需几千元。
日常要“吼着说话”
常因眩晕吃不下、睡不着
患者张女士(化姓)的右耳听不见已经有很多年了,左耳也仅存残余听力,“平时我们都到凑到她的左耳旁边吼着说话。”张女士的儿子说,母亲除了听不见,还要长期饱受耳鸣、眩晕折磨,经常吃不下、睡不着,从30多岁起就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去年,张女士就因眩晕加剧无法站立而住院治疗,没想到出院几个月后,最近又晕得厉害,于是来到省一院就诊。
“患者患有中耳炎已经长达五十余年,右耳因胆脂瘤侵蚀导致全聋,左耳仅存微弱残余听力,且长期伴随严重眩晕。”省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曹现宝介绍,患者的病情复杂,胆脂瘤已破坏迷路骨质,导致眩晕反复发作,且病灶侵犯位置与脑膜接触,存在颅内感染风险。
“常规的手术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清除病灶,第二次再植入人工耳蜗。”为了一次性为患者解决困扰,团队为张女士制定了右耳“岩骨次全切除+同期人工耳蜗植入+腹部脂肪术腔填塞”的手术方案,并于3月6日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我们先帮患者彻底清除胆脂瘤及炎性组织,再克服耳蜗骨化难题,精准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最后以腹部脂肪填充封闭术腔,防止术后感染。”曹现宝表示,术中测试显示电极反应良好,术后眩晕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改善,等一个月后人工耳蜗开机,患者的右耳就能听见了。
集采优惠加医保报销
患者自费部分仅需数千元至2万元左右
“这台手术是集采政策在云南落地的首例手术。”曹现宝主任表示,人工耳蜗从年1月1日起进入医保,但当时并没有进入集采,价格还是很贵,患者经济负担重。今年3月1日起,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后,单侧耳蜗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4万至5万元,叠加住院费用后总花费约6万至7万元,经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仅需数千元至2万元左右。此前,高昂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集采政策极大降低了治疗门槛。
张女士的儿子表示,母亲是低保户和残疾人,此次能享受到集采后的优惠价格,再加上医保报销,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让母亲再听见声音,同时减少耳鸣困扰,“妈妈终于能够舒服一些了。”张女士的儿子感慨道。
据曹现宝介绍,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两类人群:第一类是婴幼儿先天性重度耳聋患者,若助听器无效,需在语言发育黄金期(6岁前)尽早植入,避免成为聋哑人;第二类是成人及老年耳聋患者,如药物性聋、老年性聋、中耳炎继发耳聋等,术后听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的70%-80%,实现日常无障碍交流。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王柔
编辑:胡楠
审核:王海涛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