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天气变化较大,昼夜温差也很大,很多小朋友患上了感冒,而也有不少孩子得了中耳炎。得了中耳炎的孩子,严重的因为耳部疼痛,导致剧烈头痛,痛苦不已,无法入睡,甚至哭天抢地,没见过这个阵势的家长可谓胆战心惊。今天我跟大家说道说道,中耳炎其实没那么可怕,前提是家长必须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为什么小儿容易得中耳炎?
3岁之前的儿童,近50%患过中耳炎。那么,为什么小儿容易得中耳炎呢?首先得提到一个部位,叫做“咽鼓管”,它是连接中耳腔和鼻腔的一个管道,起到调节中耳腔气压,保证良好听力的作用。
三岁前儿童的咽鼓管尚未发育完全,不像成人的咽鼓管那样狭长并往前斜,而是又宽又短,且呈水平角度,位置也比较低。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简单说,如果擤鼻涕太用力了,鼻涕很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为什么鼻涕进到中耳腔容易导致中耳炎呢?首先,中耳腔是个“死胡同”,鼻涕流进来,会被鼓膜挡住去路;而感冒期间,等到鼻涕过来后,咽鼓管容易感染红肿,鼻涕就无法回流,被隔绝在这个地方;鼻涕里面,有各种细菌病*,在这个温暖的中耳腔里面,正好繁殖,炎症就这样形成了。如果里面的细菌繁殖得多了,压力太大,还可能冲破鼓膜,从耳朵里面流出脓来。
为什么三岁之后没那么容易得中耳炎呢?是因为三岁以后,儿童的咽鼓管开始逐渐长得像成人那样,越往后就越往上斜,鼻涕就不容易流上去了。
其他引发中耳炎的因素
除了感冒鼻涕流入引起以外,还有几个常见的因素也会导致中耳炎。如,游泳时,将不干净的水咽入口中,通过鼻咽部感染;婴幼儿平躺着吃奶,奶汁经咽鼓管呛入感染;还有,长时间用耳机听大分贝音乐感染等。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中耳炎?
由于儿童年幼,不会描述中耳炎的症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注意,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治疗,会在鼓膜和中耳遗留下难以处理的改变,对儿童以后的听力、言语和智力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家长首先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