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咽鼓管球囊扩张是一种非常成功且安全的手术。一般BET手术是经过鼻咽部将球囊导管引入咽鼓管咽口,然后扩张咽鼓管软骨段。为避免可能对颈动脉造成的损伤,安全起见,将放置球囊的范围限定在咽鼓管近咽口一端,这是最常见的阻塞段。在接受耳部手术的病人中,也有咽鼓管靠鼓室近端梗阻的报告。内窥镜下耳外科手术可以看到包括颈动脉管在内的咽鼓管前鼓膜段(靠近鼓室侧的咽鼓管)。经鼓膜一侧,将球囊导管引入颈动脉管外的咽鼓管软骨段,既能保证扩张的安全性,又能覆盖较多的软骨段。这篇报告描述了作者在耳部手术病人中,经鼓膜扩张咽鼓管的经验。
材料和方法
时间为6个月,接受胆脂瘤内镜手术或鼓膜修复的患者同意了参与本研究。在例行手术治疗中,利用30度,3mm,15cm的内窥镜对咽鼓管前鼓膜段进行了评估。内窥镜可以清晰地评估咽鼓管前鼓室段,以及颈动脉前的咽鼓管是否有梗阻。颈动脉管解剖清晰,颈动脉前梗阻的患者行球囊导管扩张术(图1)。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导管(SpiggleTheis,Overath,Germany),无需推送器。该导管的远端末尾处有一个球囊,在内镜引导下,通过咽鼓管开口,谨慎用力、小心地进入管中。当球囊定位到颈动脉管外,用生理盐水扩张10巴(图2),压力维持2分钟。
扩张后,在相同区域使用相同的内镜进行咽鼓管评估(图3)。适当重建鼓膜和听骨链。随访时,使用显微镜进行视觉评估,并询问患者瓦尔萨尔瓦手法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耳压感等症状。医院的研究和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研究,并获得了知情同意。
结果
6个月期间,完成了21例胆脂瘤或鼓膜穿孔手术。这些耳蜗中,只有12例可以用内镜查看到咽鼓管的前鼓膜段,而不需要进一步的解剖或破坏。最常见的不可行原因是鼓膜不完全穿孔,属于这种情况有7耳。另外两耳,存在孤立的隐窝胆脂瘤,不能用内镜检查咽鼓管前鼓膜段。可检查前鼓膜段的耳有12只;包括10例全穿孔耳和2例鼓室胆脂瘤。所有患者耳内均能清晰地看到颈动脉管壁,颈动脉管壁区域未见梗阻。2例鼓室胆脂瘤患者在颈动脉管前发现明显梗阻,10只耳中有6只出现次部分穿孔。
所有8例患者均通过咽鼓管的鼓膜前段开口引入导管,进行球囊扩张术。所有患者扩张后管口均有明显改变,无明显出血,无明显的粘膜损伤。只有3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耳部CT多平面重建以观察咽鼓管。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术的前和术后CT图像有明显差异(图4、图5)。扩张组平均随访4个月,1例患者3周后失访。7例接受扩张术的患者中有6例穿孔闭合,没有复发性胆脂瘤,鼓膜处于中性位置,没有内陷或中耳积液的迹象。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小的穿孔,术后随访3个月穿孔持续。所有7例随访患者均报告耳内无压力症状。在6名鼓膜完好的患者中,有5人报告术后Valsalva手法阳性。在最后一次随访的显微镜检查中,6例中只有3例显示鼓膜在Valsalva手法下有明显的移动。
讨论
慢性耳科手术一直涉及耳科疾病的消除和功能的恢复,而对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缺乏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