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Z颅内胆脂瘤
TUhjnbcbe - 2020/12/23 19:27:00
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表皮样瘤(胆脂瘤)是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为胚胎早期神经沟封闭时,皮肤外胚层的剩件留下来发展而成。

可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前者常见于第四脑室和侧脑室前角,后者位于桥小脑角池、鞍区、中颅凹、纵裂、侧裂等。

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决定于肿瘤的部位与大小

CT特征:轮廓规则或不甚规则的低密度区,沿腔隙生长,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楚

周围无水肿

密度可低于、等于脑脊液,少部分表现为高密度,可见钙化

肿瘤的密度:取决于胆固醇、角化物含量的高低,以及出血和钙化的多少

增强:仅极少数病例有轻度环形增强

“脂肪-脑脊液”液平面(特征性)——表皮样瘤破裂后内容物可进入脑脊液

MRI平扫:T1多为低信号,少数呈等、高或混杂信号,T2多为高信号,少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多无强化。

.

图1平扫T2W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桥前池内见不形则形异常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

图2平扫FLAIR左侧桥小脑角区、桥前池内见不形则形异常信号影,FLAIR呈稍低及高信号

图3平扫T1WI左侧桥小脑角区、桥前池内见不形则形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

图4平扫DWI左侧桥小脑角区、桥前池内见不形则形异常信号影,DWI呈高信号

图5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内仅见斑点状轻度强化

1.蛛网膜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病变,常见于中颅窝、枕大池、桥小脑角和鞍上区,缺乏沿脑裂隙和脑池生长的特点,密度及信号与脑脊液相同,DWI序列有助于其与表皮样囊肿鉴别,蛛网膜囊肿呈均匀低信号,而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

2.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于中线及中线旁。在组织学上,起源于外胚层,与表皮样囊肿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含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有时可见毛发、牙齿。MRI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高信号消失,增强无明显强化。由于其内含有毛囊、皮脂腺等不同成分,信号多不均匀,以T2WI为著。

3.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肿瘤形态以结节状、分叶状为主,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可伴蛋壳样钙化,肿瘤信号复杂,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弧形或环状强化。

往期16大精彩回顾

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Z颅内胆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