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户,
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听力健康,
是我们与彼此,与社会,与世界的连接。
爱耳日的由来
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爱耳日、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临床小故事--
小王是一位美丽又乐观的姑娘,然而近来却因为耳闷、听力下降的事情既痛苦又尴尬,医院,查耳内镜报告为耵聍,予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清理,却发现左耳中的“耳屎”怎么也掏不尽,而且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医院耳鼻咽喉科,终于找到病根,原来是和耵聍长得超像的外耳道破坏大王--胆脂瘤在作怪!最终小王通过余斌主任为其手术解决问题,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么,什么是胆脂瘤?
在谈“瘤”色变的今天,胆脂瘤并非真正的“瘤”。因胆脂瘤所在位置的不同,其症状也各不一样。
外耳道胆脂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等导致所形成的慢性炎性疾病。因为该病在早期通常临床症状不典型如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常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中耳胆脂瘤则是由位于鼓室和(或)乳突腔内的角化鳞状上皮细胞、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以及不断堆积的角化碎片形成的团块,周围伴或不伴炎症反应。多见于先天性耳道闭锁、中耳畸形以及易发耳部感染、青少年时期即出现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患者。其典型症状为长期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脓液常有特殊恶臭,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
得了胆脂瘤怎么办?
早期处理是关键
对于胆脂瘤而言,早期筛查是关键,尤其对于早期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患者而言,定期听力筛查为发现胆脂瘤的关键手段;因为它的破坏性,保守治疗是无效的,一旦发现需尽早手术治疗。一般治疗越早,破坏越轻,功能保留越多。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胆脂瘤,防止它进一步破坏周边结构,在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重建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