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今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聋及听力损失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爱耳日的由来
为了提高人们的听力保健意识,关心听力障碍群体。年3月3日,我国“爱耳日”活动正式启动。年,WHO将我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促进世界各地的耳和听力保健。今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
耳朵与听力
耳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其中耳廓与外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及内侧的中耳腔属于中耳,耳蜗属于内耳。
如果病变发生在外耳和中耳,一般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如果病变发生在耳蜗,可导致感音性听力下降,如果病变发生在听神经或者听觉中枢,可导致神经性听力下降。
影响听力的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外耳疾病
外耳畸形会影响听力,有的小朋友出生就没有外耳道,听力就无法传导进耳朵。耵聍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外耳疾病,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耳朵被耳屎堵住了”,这也对听力有影响。
此外有些人如果有掏耳朵的习惯,也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感染,发生肿胀,流水,也会影响听力。
常见的中耳疾病
中耳炎就是较常见的一种中耳疾病,有的人说:“我的耳膜破了”也是指的这种疾病。包括和鼻腔状态密切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感染相关的化脓性中耳炎以及中耳胆脂瘤伴发感染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健康。此外,中耳还可能发生先天性畸形、外伤、良恶性肿瘤等情况。当得了中耳疾病,声音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后,就不能再向内传导了,从而影响听力。
常见的内耳疾病
有些小朋友天生听不见,称为遗传性听力下降,这样的听力损伤常常发生在内耳,多是由于感受声音的感觉细胞功能缺失。同样,人类衰老了会出现听力下降,也是由于损伤了内耳。内耳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老化、噪声、药物”是影响内耳健康的三大杀手。
后天发生的内耳损伤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内耳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损伤。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生的突发性耳聋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内耳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不可逆转的,会造成遗憾。
对于耳朵及听力的保护
大家一定要勤预防,早就诊,早干预!
日常生活里要注意用耳朵
常带耳机的同学不妨摘下耳机
听早晨的鸟叫
听雨水的淅沥
…
给自己的耳朵放放松~
-END-
编辑
王雪儿
指导老师
张露
长
按
全
国
爱
耳
日
03.03爱耳宣传日
婴儿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幼儿园活动中欢乐的笑声、舞台上女高音歌唱家动人的歌声……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是通向心灵之路。它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旋律,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耳朵如此的重要,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耳朵吗?你知道该怎样保护听力吗?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暨“世界听力日”。“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是今年爱耳日的主题。就让我们来了解关于听力健康的知识,爱护耳朵从今天开始。
关于听力损失的
6个重要事实
①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超过了世界总人口的5%,其中万是儿童。
②据估计,到年全球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③全球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④儿童(15岁)听力损失60%源于可预防的原因。
⑤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言语残疾居五类残疾之首(年),每名新生儿就会有1-3人是听力障碍,0~7岁的聋儿80万人,每年新增3万名聋儿。
⑥中国老年性听力残疾率占听力残疾人数的30%-50%。推算目前至少万老年性聋患者,其中65岁以上人群,患者占25%-40%;75岁以上人群,患者占40%-66%;85岁以上人群,患者超过80%。
注意:
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人生的任何时期中,出生、成长、步入社会、老年。它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职业、贫富无关,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爱耳日的由来
为了提高人们的听力保健意识,关心听力障碍群体。年3月3日,我国“爱耳日”活动正式启动。年,WHO将我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促进世界各地耳和听力的保健。今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耳朵结构及组成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个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耳可分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内耳几部分。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损,后果可能很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耳朵。
影响听力的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外耳疾病
外耳畸形会影响听力,有的小朋友出生就没有外耳道,听力就无法传导进耳朵。耵聍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外耳疾病,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耳朵被耳屎堵住了”,这也对听力有影响。
此外有些人如果有掏耳朵的习惯,也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感染,发生肿胀,流水,也会影响听力。
●常见的中耳疾病
中耳炎就是较常见的一种中耳疾病,有的人说:“我的耳膜破了”也是指的这种疾病。包括和鼻腔状态密切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感染相关的化脓性中耳炎以及中耳胆脂瘤伴发感染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健康。此外,中耳还可能发生先天性畸形、外伤、良恶性肿瘤等情况。当得了中耳疾病,声音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后,就不能再向内传导了,从而影响听力。
●常见的内耳疾病
有些小朋友天生听不见,称为遗传性听力下降,这样的听力损伤常常发生在内耳,多是由于感受声音的感觉细胞功能缺失。同样,人类衰老了会出现听力下降,也是由于损伤了内耳。内耳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老化、噪声、药物”是影响内耳健康的三大杀手。
后天发生的内耳损伤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内耳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因素均可导致内耳损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生的突发性耳聋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内耳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不可逆转的,会造成遗憾。
如何保护耳朵
1.教育从小抓起
许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医院就诊。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避免噪声侵蚀耳朵
噪音大要张开嘴巴,捂住耳朵。外界噪音太大容易伤害到耳朵,以免损伤到耳膜,当外界开始打雷或放鞭炮时噪音较大,一定要及时用手捂住耳朵,这样才能避免震伤耳膜。
3.不要经常掏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4.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患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医院就诊,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5.避免使用耳*性药物
用药不当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性药物。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任何不当或超剂量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6.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文字:邹丽杰
图片:来源网络
美编:巴艺晓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