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居家“抗疫”,健康用耳护耳、保护幼儿听力,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耳朵,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让我们赶快学习一下吧!
保护耳朵
一,认识耳朵
1.耳朵的结构:
1.耳朵结构包括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2.耳朵的作用: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听声音,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
人就听到声音了
二、如何保护幼儿耳朵听力
1.防噪音
2.防揪打
3.防进水
4.不用硬物
挖耳朵
5.不塞异物
6.两个鼻孔
交替擦鼻涕
7.注意耳部保暖
8.不滥用药品
1.防噪音
较大的噪声可引起噪声性耳聋。例如放炮声可能给幼儿造成爆震性耳聋。例如长时间戴耳机会使耳膜受损,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2.防揪打
幼儿耳朵是很脆弱的,不能揪也不能打。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为揪打耳朵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3.防进水
幼儿耳朵进水需要很快清理干净,不然会引起不良后果。如长期保持潮湿状态,会引起外耳道炎,影响听力。
4.不用硬物挖耳朵
硬物掏耳容易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发炎,使听力下降。
5.不塞异物
宝宝2-5岁的阶段,比较容易发生异物进耳的意外。如遇发生尖锐的东西进耳,家长帮着掏时很容易将异物推得更近一些,损伤鼓膜,影响听力。尽量将进异物耳朵朝下方抖出来。如不能抖出来避免异物进的更深,应马上就医。
6.两个鼻孔交替擦鼻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7.注意耳部保暖
人体各个部位中耳朵最怕冷,因为耳朵里分布着人体末梢毛细血管,末梢毛细血管的血液很少,自然能量和热量就少。耳朵热量也最容易挥发。但是耳朵有很多穴位,耳朵暖和了,对醒脑和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8.不滥用药品
如果幼儿感觉耳朵疼或医院检查。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副作用,吃的量多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幼儿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不要多吃滥用。
三、耳保健操四部曲
第一节:揉耳廓
双手十指弯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第二节:明耳朵
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第三节:醒耳骨
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第四节:震耳
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四、儿歌《保护耳朵》
耳朵长在头两旁,要听声音它帮忙。
不抠不掏保护好,耳听八方能力强。
保持听力,终身受益!愿听到二幼的欢歌笑语,愿幼儿的世界更加动听!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