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优美动听的嗓音与
迷人的外貌一样重要
人出生后
发音器官随着年龄增长
而不断生长、发育、成熟
直至老年衰退
嗓音也随之发生变化
不同年龄阶段
嗓音特点不同
护嗓方法各异
1
婴幼儿期嗓音
出生后至3岁,婴幼儿如果长时间大声哭叫超出了声带承受能力,会致声带过于紧张受损,导致声音变粗及嘶哑。因此此阶段要避免长时间大声哭叫。
2
儿童期嗓音
3岁至12岁之间,称为"童声",嗓音特点为音质清脆、明亮,天真雅稚,给人以甜嫩感。若儿童长时间用嗓过度、大声喊叫、唱歌可致声带过度疲劳,出现声音嘶哑,导致双侧声带小结,儿童声带小结也称为"喊叫性小结"。对儿童嗓音疾病多主张采取保守治疗,嗓音训练有效,不宜盲目进行声带手术。
3
青春期嗓音
13-19岁,进入青春期后,发育增长速度加快,嗓音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和性别差异,即"变声期"。在此时期,声带多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声带功能也处于急剧变化的不稳定状态,音质也有明显变化。一般男声降低8度,声音变得低沉浑厚,女声降低3度,由童声变为成人声音。生理性变声无需特殊治疗,但要避免滥用嗓音,纠正不正确发声方法,音调不要仍像留在过于尖高的童声状态,也不要刻意模仿低沉的声音,以免出现"男声女调"或"女声男调",以便顺利度过变声期,转为成年人声。
4
青壮年期嗓音
20岁-55岁,此期发音器官已发育成熟,青年期无明显变化,但应注意避免熬夜,饮食合理,戒烟戒酒,用声适当。
40岁以后声带粘膜逐渐变薄,45-55岁,进入更年期,嗓音保健应注意精神愉快,劳逸结合,合理用声,并控制更年期症状。
5
老年期嗓音
55岁以上,喉软骨男女均骨化,影响音高,音域变窄,声音柔弱或颤抖,称为"老年嗓音"。老年期嗓音改变属生理性变化,无需特殊治疗,可以进行适当嗓音训练,保持嗓音健康。
爱嗓有道,护嗓有方
永葆嗓音健康
4月16日是第17个世界嗓音日,今年嗓音日主题为:“珍爱嗓音,从我做起,世界因你而动听”。医院耳鼻咽喉科举办“世界嗓音日——患者关爱活动”义诊系列活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