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声音有多种传播方式
玉笛发出的妙音在空气的遥送惹人相思
传入水中传播引起鱼儿竞相愉跃
也能隔墙隧入勾人心弦。
声音有这么多种传播方式
我们人类在接收声音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呢?
我们人体接收声音通过气传导和骨传导通路
气传导通路此刻摸摸耳朵,你摸到的就是外耳
往耳道里边走,即是中耳
再摸黑匍匐前进,就到了精细的内耳
声音能通过空气传播被我们接收
耳朵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外耳收集,中耳放大,内耳分析
最后再给大脑编码
这条空气传导通路,也叫气传导通路。
骨传导声音传到头骨
震动头骨直接将信号传递到内耳耳蜗分析
大脑再进行编码
此为骨传导通路。
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数助听器多为气传导助听器,骨传导助听器你认识吗?
骨传导助听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缘于一位慢性中耳炎的患者耳朵长期流脓,无法佩戴气导助听器,听力损失导致无法正常交流。
AndersTjell-strom教授首次将钛金属植入体应用于临床听力康复,骨传导助听器因此走进人们视野。
骨传导助听器按振动源可分为直接驱动与经皮驱动;按佩戴方式可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
经皮骨传导(Skin-driveBoneConduction):是指骨导振动装置产生的声音经过皮肤和软组织再传递至颅骨,常见的形式有软带式或眼镜式骨传导助听器。声音通过皮肤和软组织时会产生衰减,Hz及以上频段的声音大约会衰減10-15dB,影响聆听的响度和言语清晰度。
直接骨传导(Direct-driveBoneConduction):骨导振动直接与颅骨相连,声音几乎没有损耗地通过颅骨传导到耳蜗。一般需要外科手术将振动装置植入到颅骨。牙骨传导是唯一不用外科手术植入方式实现的直接骨传导,用牙齿和颅骨紧密相连的天然优势,振动牙齿即相当于振动颅骨,中间没有皮肤和软组织的衰减,实现声音无损传导至耳蜗。
目前在听力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为直接驱动颅骨振动恢复听力的骨桥植入,及传统Baha植入以及经皮驱动的改良BahaAttract,但以上几种均需要进行手术;或者直接驱动非手术的SoundBite牙骨导助听器。
三类骨导助听器的区别Baha/BahaAttract植入式直接驱动Baha相对于传统中耳手术,是直接作用于内耳,降低了手术风险,Baha的体外机震动单元在皮肤外,植入体仅起固定作用。但需要进行手术,而且有钛钉外露,增加皮肤感染,以及影响美观。植入式经皮驱动Bahaattract系统,采用内外磁铁传递声音,与传统Baha相比,可以保留皮肤的完整性,另外一些需要戴帽子的职业如消防员等不适宜Baha植入,因为Baha在与帽子接触时振动效能会明显下降。
骨桥植入骨桥植入手术是将植入体埋植在完好的头皮下的手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过手术植入耳后皮肤下面的植入体、体外佩戴的听觉处理器,磁体与植入体相互吸引,固定在头上。与传统耳外科听力重建手术相比,骨桥植入手术更简单,术后听力更加稳定,但费用比较贵。
SoundBite牙骨导助听器牙骨传导助听器,全球唯一非手术的直接骨传导,用牙齿和颅骨紧密相连的天然基座,中间无皮肤和软组织的衰减,实现了声音无损传导至耳蜗。牙骨传导由口内机和耳背机款/衣领夹款组成,口内机个人定制,佩戴于上颌磨牙,通过振动牙齿将声音无损传送到耳蜗,容易快速穿戴,佩戴口内机不影响正常说话,完全隐形。耳背机/衣领夹机进行声音的收集和数字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衣领夹款的独特创新,为不方便佩戴耳背机款的用户提供更多方便。
听到这里,感觉牙骨导不用手术,直接振动,能不用佩戴于耳朵的优点比较吸引我,那几类患者适合牙骨导助听器?
牙骨导助听器的适应人群: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炎,中耳胆脂瘤中耳炎,耳部炎症等导致耳朵容易流水,流脓,气导助听器被侵泡容易出现故障,佩戴牙骨导助听器可以保持外耳道开放,满足了既减少耳朵反复感染可能,也保护机器。
2耳廓畸形,耳道闭锁
对于耳廓畸形,耳道闭锁的患者,气导助听器无法满足佩戴需求,牙骨导助听器无需佩戴在耳朵上,释放双耳,儿童也可佩戴聪灵,满足语言发育
3听神经瘤,突发性聋,梅尼埃病
听神经瘤,突发性聋和梅尼埃病等的患者常常是单侧听损。只有单侧听力会影响生活质量,体现在人吵杂时听不清,在马路上分不清左右等,佩戴牙骨导助听器可以利用好耳正常听力听双侧听力,避免失真,全方面感知声音,声音更清晰。
病例分析小迪是在外院做完听神经瘤手术后复发的单侧极重度聋患者。当时第一次听神经瘤手术后,又发现听力下降,耳朵周围有麻木感,经检查发现听神经瘤复发。经熟人介绍,小迪慕名来中医院找到杨海弟教授问诊。
杨教授看着小迪的磁共振检查,发现桥小脑角有2*3cm的听神经瘤。当即则断,立即为小迪安排手术,在术中把右侧迷路进器听神经瘤切除,术腔进行脂肪填塞。手术完美结束,听神经瘤被切除干净。术后三年,小迪再来复查,听神经瘤经检查无复发。此时的小迪再无三年前刚见面时的沮丧,更多的是朝气,希望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尽管听神经瘤手术非常成功,原来听神经瘤导致的单侧聋却一直伴随着小迪。单侧聋就像蚕丝被褥下藏着的一颗颗硬豌豆,潮湿天气里隔着层雨衣的一颗颗汗珠,惹人烦,不能视而不见,让其活生生地降低生活质量。小迪告诉杨教授,他与人交流时常常需要转左耳(好耳)来听,在吵杂环境基本听不清,走在路上非常的没有安全感,不知喇叭声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更甚者,以前热爱的篮球也打的不痛快了,运动的时候经常会失去平衡,让他很苦恼,觉得只剩下一层躯体在漂浮着,在喧嚣的世界里迷路了。不知这世界有多少像小迪一样症状的单侧聋患者,苦寻无门。
杨教授告诉小迪,不用失去信心,不管他的听力如何,都有办法让他恢复,牙骨导助听器就非常适合他。
牙骨导有何特别之处呢,为何如此受青睐?
牙骨导优点01接近自然原声,媲美人耳牙骨导由口内机和体外机两部分组成,口内机佩戴于上颌牙内,它巧妙地将牙作为一个“天然与颅骨整合在一起”的基座,替代了BAHA外科植入的钛钉基座,不需进行手术,就能能完全无创地达到外科植入式骨导解决方案的效果,又能保证声音传导质量。02竭尽全力,力挽狂澜除了单侧耳聋患者可以使用牙骨传导助听器以外,部分传导性听力损失、不适合戴气导助听器的患者,如患有先天性耳道闭锁?迁延不愈的慢性中耳炎等,只要有一个耳蜗工作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牙骨传导产品,弥补了目前助听器的不足,发展前景巨大。
03释放双耳,打破传统助听器禁锢对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对形象有要求、运动达人等的听损患者,无法或不满意于在耳朵佩戴耳背机,牙骨传导能极大满足多元化需求,用户只需在衣领夹住耳背机,以此收集声音,打破传统耳背机对耳朵的禁锢。
各位哥哥姐姐,走过路过点亮在看
指导教授:
●杨海弟●
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科普名师,英医院访问学者,中医院博济优秀医学人才。
学术专长:从医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耳鼻喉科常见及疑难疾病治疗,耳内镜微创手术,耳廓形态畸形矫正及重建。耳聋耳鸣个体化治疗,听觉植入,耳硬化症及中耳炎微创治疗,儿童鼾症微创治疗,客观性耳鸣手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个体化治疗等。
现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喉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学会耳鸣专家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眩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听力及言语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听力言语科学系专业副主任。
目前发表SCI近20篇,国内核心期刊4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及广州市民生专项重大项目基金等资助,目前在研基金余万元。
主编:人卫版《耳内镜解剖及手术技巧》;《耳内镜治疗诊断学》;《诊断听力学》;《漫画耳鸣》
作者:
卢韦欣
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以第一作者在《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