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今年50岁了,一直遵循挖耳会造成耳聋的“祖训”,从来不敢挖耳朵。可是近来她不淡定了,越来越感觉右耳朵难受,胀痛,渐渐痛得晚上都不能入睡。儿子拿手电看了看,说是耳屎堵住了,拿不出来。没办法,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
医师给她常规检查了一下耳朵,告知她,是外耳道胆脂瘤合并感染了,得尽快祛除,否则后果很严重,有可能得做大手术。天哪,就是颗小小的耳屎,至于吗?张女士不敢相信。
门诊医师叮嘱她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浸泡两天后来门诊清除,可是还没等浸泡1天,张女士就痛得受不了,立马又赶回来。门诊医师行颞骨CT检查后建议她住院清除。刚开始张女士坚决不同意,这么点小问题,还得住院?但是经医生尝试清除几次后,张女士疼得再也忍受不了了,只好住院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取出。出院时张女士再三感慨:真没想到,小耳屎,大炸弹!主治医生则强调:胆脂瘤不是耳屎,千万得注意!
那到底什么是外耳道胆脂瘤呢?下面我们来科普一下。
1、何为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是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块包裹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是可能破坏骨质的病变组织,,并非真性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压迫、吸收,使患者外耳道扩大。其危害性取决于胆脂瘤对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程度。
临床可见耳闷、耳道流脓,或耳道有脓性、豆腐渣样分泌物。若患者发现以上现象,则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外耳道胆脂瘤,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临床多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率相等,单侧多见,可侵犯双耳。
初期未感染的小胆脂瘤常无明显症状,易被患者忽略。
胆脂瘤较大时,可出现耳内堵塞感、逐渐进展的传导性听力下降、耳鸣。如耳道进水或其他原因而致继发感染,胆脂瘤膨胀,压迫外耳道,可引起剧烈耳痛。这也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此时不要误诊为耵聍栓塞而反复浸泡,加重感染。
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外耳道骨段明显扩大。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3、治疗外耳道胆脂瘤要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由于其生物学行为的侵袭性,决定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早期早期治疗和治疗方法对于减少外耳道骨质的吸收和以后听力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早期,如果外耳道胆脂瘤仅仅是局限在外耳道里。可以在门诊上进行局部的浸泡,用滴耳液或是碳酸氢钠滴耳液或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局部的浸泡、湿润以后可以在门诊将外耳道胆脂瘤上皮予以取出。但应避免反复浸泡引起感染。
对继发感染者,因外耳道骨软骨交界处皮肤肿胀,肉芽增生,甚或伴息肉形成时,胆脂瘤根本无法窥见,且患耳触痛剧烈无法忍受,可考虑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操作,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但是如果外耳道胆脂瘤症状比较重,甚至完全的阻塞了整个的外耳且已经侵犯到外耳道的前壁、上壁、鼓室、内侧壁及后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病人住院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在麻醉的情况下,将外耳道病变彻底清除病灶,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是根治本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术后应随访观察,清除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
供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艳丽
编辑:李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