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检查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耳科检查仅能通过放大镜进行。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专门设计的耳内镜投入使用,配合双目手术显微镜,耳内检查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耳内镜技术的进步,配备光纤为内镜提供光源、纤维软镜、显像设备的高清耳内镜开始出现。目前耳内镜突破原来的检查和辅助范畴,开始广泛应用于耳外科手术中。
当患者自觉耳道不适、听力下降,如疼痛、瘙痒、异常分泌物等,即可到眼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医生会先观察耳道外周情况,之后使用耳内镜进行进一步检查甚至治疗。
耳内镜检查用来做什么
耳内镜检查主要用于耳道疾病辅助诊断以及治疗,可用于耳道炎、耳道湿疹、鼓膜穿孔、耳道损伤、耳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还可以治疗耵聍、外耳道异物等疾病。还可用于耳道内的用药操作。
耳道如果出现不明赘生物,往往需要确定该物的性质,因此及时使用耳内镜检查取病理活检进行检查或切除很关键。此外,出现耳道进入异物或耵聍过多的情况,也可以选择耳内镜检查取出异物及耵聍。
操作风险
耳内镜检查是一种新型的耳科检查、治疗手段,检查时间较短、没有任何创伤,但因个医院的水平不同,该操作仍有一定的风险,如检查中因患者个人体质原因或医生动作粗暴等因素可能会出现眩晕、耳鸣、听力损伤、感染、出血或穿孔。
协助诊断疾病时,有哪些检查项目
耳内镜检查协助诊断时主要通过镜下直观查看患者耳道情况,没有具体的细分项目。主要通过插入耳道内的装置直视观察外耳道、鼓膜的生理与病理变化,还可取异物或取病变组织进行送检病理分析,以进一步对相关的疾病如耳道炎、鼓膜穿孔、耵聍、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损伤、耳道肿瘤等进行诊断。
操作后需知
耳内镜检查以诊断为主,治疗为辅的检查方式。属于无创检查、治疗,患者恢复较快。但因耳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检查后主要注意点为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进水、游泳、泡温泉等,以防感染。
行*综合楼二楼眼耳鼻喉科
-
来源:眼耳鼻喉科
作者:王秋
编辑:刘炼
审核:贾正鹏
总编:刘祥万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