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ETD)可表现为耳闷胀感、听物朦胧感、听力下降、耳鸣以及眩晕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甚至中耳胆脂瘤等耳科疾病,一直以来,虽然药物治疗(鼻用激素、减充血剂等)以及鼓膜置管、咽鼓管吹张术等在不断应用,但由于咽鼓管(Eustachiantube,ET)特殊的解剖位置、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显得束手无策。直到年,由Ockerman等人首次报道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Eustachiantuboplasty,BET)治疗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随后经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该方法逐渐被各国耳科医师们所认可,本文就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多国共识做简要介绍。
1临床共识声明: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题目:ClinicalConsensusStatement:BalloonDilationoftheEustachianTube
发表时间:年
机构: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学会(AAO-HNS)、耳鼻喉科过敏学会、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美国耳鼻学会、美国鼻科学会、美国语言-听力协会和三联学会。
目的:确定关于患者选择、BET使用标准、围手术期考虑和最佳疗效衡量的专家共识。
(1)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共识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BET联合鼻用激素喷剂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鼻用激素喷剂;
◆BET是否同时行鼓膜切开或置管,取决于中耳积液的严重程度;
◆对于接受BET时发生中耳积液的患者,同时行鼓膜切开术或鼓膜置管均可获益;
◆术前颞骨CT,排除动脉瘤;
◆BET是一种替代鼓膜置管治疗阻塞性ETD的方法;
◆BET手术风险:术中出血、术后出血(颈内动脉损伤后出血)、疤痕、感染等。
(2)术后评价共识
◆执行改良Valsalva动作的能力适合评估BET术后的结果(改良的Valsalva手法是通过对着紧闭的鼻和嘴轻轻吹鼻,同时吞咽,使ET的迟发肌在鼻内压增加的情况下打开管腔,使中耳的压力与环境压力相平衡,用于临床评估ET功能和通畅性);
◆患者报告症状评分的变化适合于评估BET术后的结果;
◆患者报告的症状评分对评估基线ETD症状有用。
2球囊扩张术治疗阻塞性
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共识
题目:Consensosobreeltratamientodeladisfuncióntubáricaobstructivamediantedilataciónconbalón
发表时间:年
机构:西班牙马德里雷·胡安·卡洛斯大学医院耳鼻喉科、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医院耳鼻喉科、西班牙萨拉戈萨Quirónsalud医院耳鼻喉科、西班牙巴塞罗那SantJoandeDeu医院耳鼻喉科、西班牙巴伦西亚医院耳鼻喉科。
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就BET的适应症、禁忌症、方法、并发症和结果提出共识建议。通过系统回顾年至年11月的文献,收集了西班牙语、英语、德语和法语的篇文章,提出了关于BET治疗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共识和BET的术式操作要点。
(1)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共识:
◆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诱因包括阻塞、异常开放和气压;
◆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症状可能包括耳闷胀感、耳痛、耳鸣和听力损失;
◆急性或短暂的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内陷和穿孔;
◆可归因于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长期疾病包括中耳不张、穿孔、也可能引起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适应症是气压创伤、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失败,及经确诊的阻塞性咽鼓管功能障碍,最有效的适应症是气压创伤和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研究显示,与保守的治疗相比,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疗效和长期结果较好。
(2)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操作共识
◆不同咽鼓管球囊扩张导管产品差异
不同品牌球囊导管相似度高,且有研究对比,未见明显差异;
◆不同鼻引导导管选择
a)成人患者推荐使用0/30度内窥镜,采用45~60度鼻导引管,经内镜同侧鼻腔行球囊扩张术;
b)儿童患者(因解剖结构特殊)推荐使用0/30度内窥镜,采用60~70度鼻导引管,经内镜对侧鼻腔行球囊扩张术;
◆球囊加压条件
球囊导管正确推入咽鼓管后,用加压装置加压至10bar,保持2分钟;
◆球囊推入和加压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a)若推入球囊导管,感受到手柄振动,提示前端可能发生扭转,球囊推入位置有误;
b)若正确推入球囊导管,加压过程中,通常可观察到咽鼓管软骨的轻微振动,提示手术操作正确;
◆球囊退出前,可先释压,亦可不释压
a)当加压完毕,释压退出球囊导管,或不释压,直接退出球囊导管(可抽吸出管腔粘液);
b)当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推荐球囊经释压后再退出,避免对鼓室腔产生负压抽吸作用;
◆二次BET扩张
若担心一次扩张效果不佳,可行二次扩张。
3咽鼓管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题目:咽鼓管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发表时间:年
机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共识:
◆成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经由鼓膜穿刺、切开、置管、腺样体切除等术式治疗效果不佳,迁延不愈者,可考虑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
◆儿童咽鼓管球囊扩张方法与成人类似,由于儿童咽鼓管在6~7岁时才发育成熟,因此实施球囊扩张时,需注意患儿年龄,以避免不必要的副损伤;
◆操作:在内镜引导下,将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部分经咽口沿咽鼓管走行方向置入咽鼓管内,通过压力泵注水扩张球囊并维持一定时间,球囊的膨胀压力对咽鼓管软骨部产生挤压作用,从而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咽鼓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