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挠耳耳胀听力下降警惕你的孩子受分泌性
TUhjnbcbe - 2022/7/12 15:26:00

生活中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会发现一些这样的情况:看电视的时候音量开得很大,在远处叫Ta,反应迟钝!经常挠耳朵,耳朵发胀、情绪差、睡眠差,听力明显下降......

遇到这些情况,各位家长要警惕了,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受分泌性中耳炎侵袭了!

专家提醒划重点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很多儿童在学龄前都患过中耳积液。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影响儿童智力和语言发育。如遇此类情况,应及时诊断及早期干预,有效保护儿童的听觉健康!

分泌性中耳炎,是个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儿童多见,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何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继发于感冒、中耳感染,许多幼儿正常中耳腔存在充血(负压)也可能导致。

儿童咽鼓管较成人宽、短、直,且儿童抵抗力较成人弱,小儿咽部感染较容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01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症状1

听力下降

最常见症状就是耳胀满感和听力下降。有些还会出现睡眠差、情绪困扰、说话延迟、易怒、笨拙、平衡问题或学习困难。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也可有鼓膜炎症,如鼓膜持续内陷,局部内陷袋形成,中耳不张,可导致听骨链破坏和胆脂瘤。积液时间越长,中耳结构损坏的率越大。那么具有哪些情况呢?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前大多有感冒病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伴自听增强。当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者起病隐匿,患者常说不清发病时间。小儿患者大多表现为对别人的呼唤声不予理睬,看电视时要调大声量,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如小儿患者的另一耳正常,也可长期不被家长察觉。

2

耳朵疼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

耳内闭塞感

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

4

耳鸣

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为间歇性,如“噼啪”声。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撸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02如何判断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有些患儿有明显的听力问题,但其他儿童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仅表现为某种异常(如挠耳、显得笨拙、选择性听音、睡眠障碍),所以如发现孩子有听力下降,请到专业的耳鼻咽喉医生进行听力检查。专业的医生能够通过耳内镜或声导抗测试来发现中耳积液。

03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专家提醒划重点

强调!强调!再强调!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率,发病3个月内的可密切观察。但是治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

1

保守治疗

一般2~4周随诊1次,观察鼓膜积液情况及鼓室压力情况。但如果最终积液不能自行消退,保守治疗会耽误治疗时机。也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粘液促排剂、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抗反流治疗和鼻腔局部类固醇激素,但可能收效甚微。

我科引进的物理治疗仪器具有操作便捷、定位准确,治疗中无痛苦、无创伤、无明显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优势。

2

手术治疗

第一种,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术。置管可迅速减少积液、改善听力;置管在位并保持通畅可防止积液复发。大部分置管一般12-18月时自行脱落。但仍有大约1/4患儿需再次置管。

第二种是腺样体消融术。腺样体肥大或慢性腺样体炎需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肥大的腺样体和咽鼓管咽口接触、腺样体组织以及相关病原菌导致鼻咽部菌群微环境改变,常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我院耳鼻咽喉科采用低温等离子行腺样体射频消融术,出血较少或几乎不出血、对周围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是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

04温馨提示

警惕!中耳炎危害大若有类似症状出现,应该及时确诊,做相应治疗。

最后专家提醒,暑期已经开始,我院暑期耳鼻喉专家门诊已开启,为了帮助孩子们减少痛苦,守住颜值,特开展“筑梦未来,守护孩子颜值”儿童扁腺肥大义诊筛查活动,没有预约的速度了!

预约提醒

1

网络预约

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

即可预约三甲耳鼻喉专家

提前预约,免排队

2

电话预约

医院耳鼻喉科

预约-

喜欢此文?你就点下再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挠耳耳胀听力下降警惕你的孩子受分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