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耳鼻喉科的一例手术,再次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次,提升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对医学人文的再认识。
这台手术,名字叫“胆脂瘤切除术”。刚刚接到手术通知单的我,面对这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一下有了“发怵”的感觉。尽管我自认为已经久经几万例麻醉的考验,几乎能应付一切手术麻醉了。但是,这个手术确实很陌生。陌生到,我几乎想不起来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手术了。
所幸,现在的手机太方便了。“唰唰唰”几下,我就查到了这个病: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珍珠瘤等。目前认为系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的外胚层组织的先天性乏血管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脑部和耳部。根据胆脂瘤分布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颅内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和胆脂瘤型中耳炎等。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可为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胆脂瘤多采取手术切除。
给外科大夫打电话确认,这个瘤子确实位于外耳道内。
掌握了这些情况,我就没有什么畏惧的了。不管你是长在哪里的肿物,只要我知道了手术方式,我就有把握为外科提供优质的手术条件以及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麻醉。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我自然不会把这种自信流露出来。在医生办公室查阅病历的时候,我仍然全程保持谨慎态度。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人的患病史已经有好多年了。随着胆脂瘤的生长,外耳道逐渐被堵死。原本就这一个耳朵好使的老人,一下子与外界“隔绝”了。加上长期独居,老人的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没有必要的时候,他几乎不再出门。直到居委会走访,才发现老人的患病情况。
据居委会的人反映,老人当时的情况更糟:由于老人也试图听到外面的声音,就用耳勺使劲挖耳朵。胆脂瘤反复的破溃,外耳道里都是血和脓液。为此,居委会第一时间联络了他的三子一女。结果,让人大失所望的是,这几个孩子都声称自己工作忙、无法赶来。没办法,居委会只有组医院来。
为了尽快让老人摆脱痛苦,耳鼻喉科主任立刻邀请手术相关各个科室进行会诊,力求第一时间为老人做上手术。
面对老人特殊的情况,我们其实也有点犯难:及早手术,确实可以解决问题。然而,老人本身有高血压,也没有按时吃降压药。因此,眼底、心血管、肾功能都受到了高血压的影响而出现病变或者功能退化。也就是说,这个手术具有一定风险。然而,手术的风险也不及潜在的“医患纠纷”风险大。一旦出现问题,一直不露面的家属,可能就会疯狂扑上来。
谨慎起见,我们上报了医务科。在得到医务科明确的答复后,大家讲注意力集中到治疗本身上来。
麻醉科作为术中保命的科室,首先为这个患者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以及术中风险应急预案。围术期各个相关科室,也都提出了密切配合的方案。
于是,第二天一早,老人就被推上了手术台。
签字的时候,看到老人孤寂的用颤抖的双手签字,我们尽量用安慰的话语让他分散注意力。
之后,在静脉全麻下,医生用镊子、挖勺以及吸引器等工具将这个堵在外耳道的肿物彻底清除了。清除的那一刻,我们就好像犯了强迫症一样,无比舒坦。
这种舒坦,也许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被治愈,更多的是,我们医护充当起了他的孩子。
岁月静好,希望大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