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中耳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缓解各种头痛小妙招
TUhjnbcbe - 2022/11/3 20:56:00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2.html

束骨穴为膀胱经的输穴,输穴主体重节痛,具有疏风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后头痛。并且该穴五行属木,而膀胱经属水,所以此穴能补水润木,对缓解膀胱经循行各个部位疼痛都很有效。取束骨穴时需侧坐,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五跖趾关节)后方掌背交界线处可触及一凹陷,即是束骨。《标幽赋》“头有病而脚上针”,选取束骨穴治疗后头痛实有特效。另外,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而肾主骨,束骨穴对颈椎病疗效亦然勘验。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为肾经的原穴,五行属木,而肾经属水,按摩涌泉穴润木疏肝,增精益髓,而且头与脚相对应,用于治疗全头痛,常显安泰之能。一般用按摩锤轻叩来刺激涌泉穴,但毕竟不方便,有个小窍门,通过太冲穴力透涌泉的方法去按揉,一次按揉就能发挥两个穴位的功效,对于缓解治疗全头痛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加强效果。

后溪为八脉交会穴,能通于督脉,有通经活络、舒筋止痛作用。后溪穴取穴方法简单,手呈握拳状,掌指横纹肌尽头即是该穴。《通玄指要赋》“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治疗后头痛,还可以缓解颈项僵硬不能转侧。后溪穴对于治疗颈椎病、落枕等疾病堪称甚效。

三顶穴,由木顶、土顶、水顶三个穴位组成,它们分别位于传统穴位尺泽穴、曲泽穴、少海穴下半寸(一拇指宽度为一寸)位置上。先辈们对穴位的命名是很有深意的,通过“木、土、水”的五行属性就能看出这组穴位具有疏肝、健脾、滋肾的作用,另外从“顶”字来看,这组穴位善攻头顶部疾病,而在实践中这组穴对于缓解治疗头顶痛、前头痛、前额痛、头昏、头晕常显特效之能。

它位于颠顶,两耳连线与身体正中线交点,应于天,为清阳之会,它好比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大有一通百通之势,可升清降浊,清利头目,升阳固脱,而百会又通督脉,督脉又为阳脉之海,更可起到温阳滋阴的功效。所以我们百会穴作为缓解治疗头顶痛的局部用穴当之无愧。我们用手指轻扣,以温柔的方式代替针灸针去刺激百会穴,将会起到疏通十二经脉,改善头顶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从而调节大脑神经功能,达到缓解头顶痛的目的。

厥阴肝经从足起至头部咽喉,经鼻咽、眼球与脑的连接部位,与督脉会合于颠顶,而太冲穴为厥阴肝经的原穴,五行属土,善调肝阳上亢、肾阴不足,具有镇逆潜阳、解郁舒肝之效,所以太冲缓解治疗巅顶痛、眩晕失眠效果很好!

针灸大成》中“头项寻列缺”的记载告诉我们列缺穴善治头项强痛、落枕等疾病。列缺为肺经的络穴,别走与大肠经,又通于任脉,是八脉交会穴,有宣肺解表、通络止痛、通调任脉的效力,可改善肺通气量,对缓解治疗头顶痛能起到止弊增益的作用。简单取列缺穴的方法是: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下筋骨凹陷处便是该穴。按摩列缺穴的时候,双手宜轻握拳,用拇指按在列缺穴上,逐渐用力,做深压捻动,以酸胀感为好。

这个穴位大家不陌生,位置也好找,耳尖穴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的作用,古人采用耳尖穴刺血的方法作治疗此类偏头痛应用广泛,当然也可用钝头牙签(或火柴头按压)点揉来缓解偏头痛。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耳尖穴对于缓解治疗失眠引起的偏头痛效果中肯。

足临泣为胆经的输穴,五行属木,且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具有升清降浊、清头开窍的作用,功效类似小柴胡颗粒,用它缓解治疗耳朵上面这个部位的偏头痛常有立竿见影之效。

它属于足阳明胃经输穴,五行属木,能疏肝健脾,缓解疼痛,符合古人上病下治原则,用陷谷穴治疗太阳穴部位偏头痛常可很快缓解,如果我们左侧偏头痛,就按揉右脚的陷谷穴,反之亦然,两侧太阳穴都疼,双脚的陷谷穴都要按揉。陷谷穴对治疗女性偏头痛伴有经痛、久年偏头痛效果确切。按揉陷谷穴的时候再配合揉按内庭穴,同时揉按陷谷穴的力度力再透涌泉穴,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该穴位于手阳明经胃经,处于合谷穴和阳溪穴之间,能纵横三焦、舒活脑部气血,再加上手足阳明经相通,缓解治疗太阳穴部门的偏头痛效果固然不孬。因其活血理气作用甚强,孕妇禁用,各位看官,这点千万要注意呀。我们在取灵骨穴的时候要把手掌立起来,向食指、中指、掌心方向贴骨按揉,再加上灵骨穴位较深,按揉的力气一定要力达深处。按揉灵骨穴后整个虎口位置会发酸发胀,这是得气的反应,多在睡眠休息后消失。

二角明这组穴位大家有些陌生,它是台湾已故医学大师董景昌发现并命名的奇穴,由两个穴位组成,分别位于中指背面第一节中线的两个三等分点上。二角穴兼具木火属性,与督脉、头部有关,对治疗眉骨、眼眶周围疼痛尤为特效。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志、感冒、发烧、高血压、肿瘤、脑出血等原因都可以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因压力过大、工作紧张、劳累引发头痛的人,随处可见。就连普普通通上火引起的牙周炎、中耳炎也能诱发头痛发作,有过此经历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在《西游记》中,唐僧一念紧箍咒,大师兄疼得满地打滚、直翻筋斗云,可想而知,头痛患者承受的痛苦有多大。

阴陵泉之所以能治疗前头痛是因为它位于小腿三才上焦部位,对应头部,故能治疗前头痛,而且效果显著,且常为立效。(需要注意的是在用阴陵泉缓解治疗前额痛的时候,不可拘泥按揉阴陵泉固定位置,而以阴陵泉所在的区域压痛最明显的那个位置按揉效果才好。)

位于脚第一跖骨底的前下方(不好找的话,先找太白穴,太白穴位于大脚趾关节后凹陷中,在其后约一拇指的宽度即为公孙),该穴能通冲脉,别走胃经,对缓解治疗前额痛,效果亦佳。

灵骨穴醒脑活血能力极强,大白穴补气功能卓越,两穴堪称完美组合,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能深透三焦、气贯五脏,从缓解头痛脑热到治疗半身不遂等疾病屡建奇功。灵骨穴位于手背,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结合处;大白穴位于灵骨穴一寸二分(一拇指宽度为一寸)贴近第二掌骨处,按揉灵骨、大白穴的时候要握拳立掌,向食指、中指、掌心方向贴骨按揉,这两个穴位较深,按揉的力气一定要力达深处。一手按灵骨一手按大白,这样交替按摩效果最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缓解各种头痛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