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大地回暖,百草芬芳,很多人向往着去野外踏春,蒲公英是遍布全国的一种野菜,深受大家喜爱。蒲公英有什么功效?很多人可能只知一二,本草老生给你全面说一说。
要全面了解蒲公英的功效,得从以下三个方面说:
一、说营养价值:肉感富硒野菜
蒲公英首先能当野菜吃,营养学角度,它蛋白质含量4.3克/克,属于野菜中的高植物蛋白含量的野菜,所以口感苦中带有嚼劲,很有“肉感”,受人欢迎,很多人喜欢春天到野外挖来当春菜吃。蒲公英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核*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为人体补充营养。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有所“偏好”,就想人有“偏口”一样,蒲公英喜欢吸收“硒”,所以它还是富硒野菜,含硒量14.7微克/克。所以说,它是“肉感富硒”野菜。
二、从传统中医药价值:清热解*,女性闺蜜、守护好胃口。
蒲公英在中药学上一般归类为清热解*药,清热解*在普通人了解可能就是常说得下火。蒲公英下火作用一般,不是大苦大寒的药物,对于上火引起的嗓子痛,皮肤红肿,长疮等均可使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疮痈肿*”。
入药的时候,蒲公英可以用干品,也可以用鲜品。可以内服,可以外用。古人说它最擅长的就是治疗“乳痈”,乳痈用现代话说就是乳腺增生,乳房内有肿块,乳房肿痛,乳腺癌这类病,这些情况首推的药味就是“蒲公英”。所以,尤其适合女性吃,但是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少数民族(藏族)和国外传统医学也用蒲公英,他们认为蒲公英是养胃的,适用于胃痛,也就是现代说的胃炎。所以胃部有灼热感、有胃炎的人可以常吃。
三、现代医学价值:天然抗菌消炎药,肝胆卫士现代医药学分析,蒲公英含有三萜类,*酮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上表现出对多种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减缓抗炎症,这与中医药异曲同工,中医说上“火”,西医的“炎”,就是俩火。所以说,蒲公英是天然抗菌消炎药。对于扁桃体炎,乳腺炎,中耳炎、胃炎等人体上部炎症都有缓解作用。鲜的蒲公英榨汁后,涂抹青春痘患处,可以减少痘痘。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还有保肝利胆,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个其实也与中医的清热“解*”相印证,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可以分解*素,这在西医学方面也已经得到印证,所以蒲公英清热“解*”,就有利于减轻各种*素对肝脏的破坏,保护肝脏功能正常运行。血糖异常、血脂高、脂肪肝,都会造成肝脏负担加重,蒲公英通过保肝利胆,增强肝胆功能,可以提升肝脏对血糖和脂肪的转化能力,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
所以,总结起来,蒲公英的功效可以总结为:肉感富硒野菜、肝胆卫士、女性好闺蜜、常吃好胃口!蒲公英虽然这么好,但是也不要太“贪吃”,因为蒲公英性寒,对于脾胃虚寒,饮食怕凉喜温者,应该少吃或者尽量做熟后再吃。